灌云县惠残助残工作成绩斐然

  • 主页 /
  • 媒体关注 /
  • 媒体关注

灌云县惠残助残工作成绩斐然

来源: 作者:陆习国、丁明月
 

最近,灌云县四队镇三沟村陈广花的“一折通”银行卡上又多出了720元钱,这笔钱是灌云县发放的低保内重度残疾人重残补贴金。今年以来,灌云县为全县3400名重度残疾人发放了残疾人生活救助、低保内重残补贴、护理补贴、在校残疾人学生教育补贴、残疾人机动车燃补等各类资金共1500万元。

年,灌云县更好地营造全社会关爱残疾人的氛围,全县完善和健全了13个乡镇残疾人联合会,354个行政村居分别成立了残疾人协会。5个县级专门协会利用全国助残日、爱耳日、爱眼日等节日多次成功举行了“助残一条街”、残疾人义演、义务服务、残疾人政策、康复知识大型咨询等系列扶残助残活动;320名助残志愿者为残疾人提供了各种服务。伊山镇新村小学等学校少先队大队还与县残联康复机构的残疾儿童结成了“手拉手”帮扶对子,经常组织开展联欢、赠送衣物、图书活动。

灌云县积极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中的各项普惠政策确保困难重度残疾人在低保、养老保险中做到“应保尽保”,进一步完善分类施保制度,实现提标扩面。把重度残疾人、老残一体等无固定收入的贫困残疾人家庭纳入低保,使残疾人低保人数从1753人增加到2397人。实行残疾人加分政策,在残疾人入住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前,享有优先选择权。全年拿出辅具适配专项经费60万元,统一采购,发放残疾人辅具达1000余件。同时,为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500例。相关部门对县特教学校投放近10万元资金进行硬件设施提档升级。

根据残疾人在康复的需求,灌云县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增强服务供给能力,提升残疾人幸福安康指数。全县三家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实行集中康复,按照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服务内容、统一考核管理的要求,着力打造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强势推进0—6周岁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今年7月,相关职能部门筹措资金100多万元,新建了4000多平方米残疾儿童室外训练场,建成了室外大型儿童乐园。增设“多感官训练室”、“情景训练室”等高档、科学的适合儿童康复训练器材,并和南京市儿童医院签订长期委托培训协议,邀请专家定期对残疾儿童进行诊断、评估、制定训练计划,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指导。目前,全县集中受训残疾儿童人数达到228人,初步形成的标准化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模式受到了康复儿童家长的一致好评。

灌云县多措并举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探索出了一条将残疾人托养服务与工疗、农疗对接,残疾人就业与企业有机结合的新途径。在残疾人托养服务上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模式,采用与企业签订协议方式,让有能力、有意愿的残疾人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提高残疾人参与社会、回归社会的能力,解决了一部分残疾人家庭的后顾之忧,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涌现出了鲜禾鞋业、苏果超市、新乐洗衣机等一批残疾人就业典型单位。残疾人扶贫创业基地辐射功能不断增强,吸纳了60多位残疾人到基地就业,辐射带动周边140多户残疾人从事种养植业;为了倡导和鼓励残疾人个体就业和自主创业,灌云县为创业困难的残疾人提供贷款贴息,协调工商税务等部门给予税费减免,为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发放奖补资金。同时举办三期残疾人技能培训班,500多名残疾人进行劳动技能培训举办2次残疾人就业招聘会,为200多名残疾人找到了合适的就业岗位目前,全县有盲人保健按摩机构12家,手工根雕制作1家,残疾人饭店13家,钟表家电维修2处,存栏规模在100头(只)大牲口养殖户5家,1000只以上家禽养殖户12家。旋耕机生产个体户2家。今年,残疾人养殖户马士亚,孙振松盲人按摩店、黄学仁农机制造合作社等13人成为全县残疾人创业明星,受到表彰。

由于工作扎实,推进有力,灌云县残疾人工作实现了洼地崛起。全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突破500万元。8月,灌云县残疾人运动员代表团,一举夺得全市首届残疾人田径运动会金牌榜冠军、总积分第一名;全县残疾人组织建设和维权工作走到了全市前列;全市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现场会在灌云县召开,灌云县残疾儿童康复工作跨入了全省第一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