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残联“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完成情况

  • 主页 /
  • 党史学习教育 /
  • 党史学习教育

市残联“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完成情况

来源:市残联办公室 作者:韩善新
序号项目名称当前进展情况主要责任单位完成情况
1残疾人培训就业工作专项行动        出台《连云港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经费管理办法》,对培训后就业或实习的给予补贴,充分调动社会培训机构培训残疾人的积极性;和市特殊教育中心联合办学,在全省率先开办了全市首届盲人中医康复保健职业中专三年学历教育,举办残疾人电商直播专项能力线上培训190多人,精准开展植保无人机“飞手”岗位培训、“残疾人之家”手工编织创业培训等,2021年,全市已完成就业年龄段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2463人,完成目标任务105.89%。
        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残疾人集中就业的实施意见》,从税收、社会保险、超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等方面明确补助办法,2021年已补助20万;加大残疾人就业招聘力度,通过市综合广播电台“残疾人之声”栏目,市残疾人就业管理中心抖音官方号等方式开展各类招聘会6次,共提供700余个就业岗位,80余名残疾人与企业达成了就业意向;通过“三服务”着力解决残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应届残疾人毕业生服务率100%、就业率稳定在87%及以上。2021年,全市已完成新增实名制就业1281人,完成目标任务145.57%。

市残联

市人社局

已完成
2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专项行动        出台《连云港市残疾人托养服务实施方案》,建立以“居家托养为基础,日间照料为主体,寄宿制托养为骨干”的残疾人托养体系,在全市实现了服务形式、服务对象、服务项目全覆盖。2021年全市已为4411名残疾人提供了托养服务,其中寄宿制托养残疾人310人,居家托养残疾人2453人,日间照料服务残疾人1648人。比2020年新增1411人。今年6月,连云港市政府召开全市“我为残疾群众办实事”工作推进会,研究部署残疾人托养的工作。7月,全省“我为残疾群众办实事”现场推进会在连云港召开,连云港市残疾人托养经验在全省推广。市残联已完成
3残疾人辅具适配常态化服务工作专项行动        开发“智慧残联信息系统”和市残联微信公众号云服务平台,持证残疾人可以通过微信实现不出家门在线申请辅助器具。率先在全省提出制定残疾人常用型辅具适配评估地方标准,努力提升残疾人辅具适配精准性。制定《连云港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已为2818名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3220件,实现了需配尽配。今年10月,我市应邀请代表江苏参加“2021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康复博览会”并在现场展示我市互联网+辅助器具服务模式;11月,省残联、省电视台对我市的做法做了专题现场直播。市残联已完成
4残疾人特殊救助工作专项行动        全面推进“两项补贴”提标扩面,共为37593名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12350.05万元,为23070名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1628.75万元,做到了应发尽发。与连云港市电视台公共频道、连云港市慈善总会合作建立《助残之窗》栏目,开播当日募集救助资金100万元。节目自6月1日开播以来,已播出节目12期,通过开展对残疾儿童和残疾群体的宣传报道,点对点的募集助残款物折合人民币近30万元,帮扶残疾人300余名,完成残疾人微心愿100余个,与中国银行、浦发银行等单位建立了长期帮扶关系。市残联已完成
5保障残疾儿童教育和康复权利工作专项行动        落实《连云港市残疾儿童学前教育“阳光助学”实施办法》,对困难家庭的残疾儿童的入园学费进行全额补助,42名残疾儿童在普通幼儿园就读;与特教学校联合行动,建立“志愿者库”,为265名残疾儿童提供送教上门服务。
        对全市25家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36个救助项目,采取逐一拉网式考核评估,全力保障残疾儿童康复权利。四月份,邀请省儿童康复专家7名,对全市新救助的583名残疾儿童进行了残疾类别鉴定与康复指导,全力保障残疾儿童康复效能。目前共为2910名各类别残疾儿童提供免费康复服务,实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应救尽救。
市残联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