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党员干部应知应会口袋书之党史党建(二 )

  • 主页 /
  • 党建工作 /
  • 党建工作

连云港市党员干部应知应会口袋书之党史党建(二 )

来源: 作者:

为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战略新政策,了解掌握省市发展形势和基本情况,市委组织部围绕大政方针、党史党建、省情市情等方面,梳理汇总简要知识点257条,编印《连云港市党员干部应知应会口袋书》。从5月12日起,“连云港党建云”将持续推出“指尖课堂·应知应会口袋书”系列内容,供全市党员干部学习。


NO.121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NO.122

新时代党的建设八项重点任务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全面增强执政本领。


NO.123

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的定位

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NO.124

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

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


NO.125

党员民主权利

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


NO.126

谈心谈话制度

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和党员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要开展经常性的谈心谈话,坦诚相见,交流思想,交换意见。领导干部要带头谈,也要接受党员、干部约谈。


NO.127

农村党建“四有一责”

有持续稳定的集体收入,有功能齐全的活动阵地,有先进适用的信息网络,有群众拥护的“双强”(思想政治素质强、科学发展能力强)带头人,强化村级党组织领导责任。


NO.128

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

“四议”: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


NO.129

村干部“一定三有”

定权责立规范,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


NO.130

“一委三会”

“一委”是指村(居)党组织,“三会”是指村(居)民议事会、村(居)民监事会与村(居)民委员会。


NO.131

城市基层党建要义

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有机联结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的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


NO.132

城市基层党建“一心两轴三提升”新格局

“一心”,就是以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为中心;“两轴”,就是在纵向上理顺城市基层党建管理体制机制、在横向上推进区域内各领域党建资源深度融合;“三提升”,就是要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属性和服务功能、提升党领导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提升党在城市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NO.133

“三不”党员

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的党员。


NO.134

“三责联审”

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部门职能分工,由组织部门会同编制、审计等部门,同步联动实施党政领导干部选人用人责任审查、机构编制责任审核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NO.135

连云港“双进双促”强市富民活动

“双进双促”强市富民活动是指进企业(项目)促发展、进村(居)户促致富,是深化学习教育的重要实践,推动广大党员干部通过挂钩联系、包村入户、对口帮扶、设岗定责、实地调研等,引导广大党员经常性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解决实际问题。


NO.136

连云港富民党建“六百”行动计划

百名村支书创业富民,百名能人返乡创业,百个旅游富民特色村,百名妇女、青年致富先锋,百个党员创业带富示范基地,百个科教兴农项目。


NO.137

连云港“662”青年干部培养选拔行动计划

到2020年,全市70后县处级正职干部(含相当职务层次干部,下同)达到60名,80后县处级干部达到60名,90后乡科级干部达到200名。


NO.138

“双创英才聚港城”

双创:创新、创业。是我市主办的大型高层次人才交流活动,2012年至今已连续举办五届。旨在发挥引才品牌集聚效应,有效汇聚高端人才,促进人才与产业互动,加快科技与企业融合,助力我市跨越发展。


NO.139

连云港市“人才新政20条”

《关于鼓励和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意见》(连发〔2017〕26号)的简称,主要包含人才引进政策、人才培养政策、创新创业载体、人才引进使用机制、人才保障机制等5个部分,共20条。


NO.140

连云港市“花果山英才计划”

重点人才引进工程,主要包括双创团队、双创人才、双创博士三大类,依托重大科技计划、重点科技平台和重大创新项目,吸引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向主导产业集聚、向规模企业集聚、向研发平台集聚。


NO.141

连云港市高层次人才培养“521工程”

重点人才培养工程,通过重点培养50名在科学技术领域贡献突出的市级知名专家,200名贡献较突出的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000名有发展潜力的市级知名专家和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的后备人才,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中青年高级专家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