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党员干部应知应会口袋书之大政方针(二 )
- 主页 /
- 党建工作 /
- 党建工作
连云港市党员干部应知应会口袋书之大政方针(二 )
为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战略新政策,了解掌握省市发展形势和基本情况,市委组织部围绕大政方针、党史党建、省情市情等方面,梳理汇总简要知识点257条,编印《连云港市党员干部应知应会口袋书》。从5月12日起,“连云港党建云”将持续推出“指尖课堂·应知应会口袋书”系列内容,供全市党员干部学习。
NO.76
解放军“五大军种”
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
NO.77
五大战区
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
NO.78
新时期我军建设的“两个历史性课题”
打得赢、不变质。
NO.79
一带一路“五通”
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
NO.80
丝路精神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NO.81
人类命运共同体
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NO.82
雄安新区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NO.83
京津冀一体化
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京津冀一体化的核心内容及任务是在京津冀地区形成交通、市场、制度、公共服务、产业等方面的一体化建设,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NO.84
长江经济带
2016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生态地位重要、综合实力较强、发展潜力巨大。
NO.85
粤港澳大湾区
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目标是建立能够比肩日本东京湾区、美国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的第四个世界级港湾经济区。
NO.86
互联网+
通俗的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NO.87
新型国际关系
十九大报告对新型国际关系做了新的界定,新的提法是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NO.88
正确义利观
中共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正确义利观。义,反映的是一个理念,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国家的理念。利,就是要恪守互利共赢原则,不搞我赢你输,要实现双赢。
NO.89
“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对领导干部而言,所谓“亲”,就是要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特别是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情况下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多关注、多谈心、多引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所谓“清”,就是同民营企业家的关系要清白、纯洁,不能有贪心私心,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搞权钱交易。
对民营企业家而言,所谓“亲”,就是积极主动同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部门多沟通多交流,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满腔热情支持地方发展。所谓“清”,就是要洁身自好、走正道,做到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
NO.90
美丽中国“四大举措”
一是要推进绿色发展。二是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三是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四是要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NO.91
蓝天保卫战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2017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下降,对治理大气污染立下“军令状”。
NO.92
河长制
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全面推进“河长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NO.93
全域旅游
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NO.94
海绵城市
通过控制雨水径流,恢复原始的水文生态特征,使其地表径流尽可能达到开发前的自然状态,从而实现恢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涵养水资源、提高水安全、复兴水文化的城市建设目标。
NO.95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
指企业登记时依次申请,分别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管理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改为一次申请、合并核发一个营业执照的登记制度。
NO.96
深化改革的“四个有利于”
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的改革,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
NO.97
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我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是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立足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需要,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等关键环节,以及先进制造、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提出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政策举措,力争到2025年从制造大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NO.98
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双一流”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