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展能节”:残疾人才艺才能的舞台精彩纷呈
- 主页 /
- 残疾人展能节 /
- 残疾人展能节
东海“展能节”:残疾人才艺才能的舞台精彩纷呈
10月20日,东海县首届残疾人才艺才能展示节在温泉镇汤姑广场正式拉开大幕,残疾人器乐、书法、版画、摄影、扎染、裁剪等各类大赛舞台,展示着残疾人的独特风采……
秋日的阳光照耀着这个特殊群体的脸庞,300多位残疾人选手从四面八方汇聚参赛地点,肢体的残缺并没有阻挡他们创造生命奇迹的脚步,他们用不一样的方式,展示着一样为人称道的专业技艺。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让人们在太多感动中读懂一种精神、一种力量。
盲人按摩师的风采
有推拿按摩技术,才有“光明之路”,人生才有色彩。
福如东海酒店的比赛大厅外,32位按摩师依次把手搭在前面一位同行的肩上,他们戴着墨镜、穿着洁白的工作服、拿着叠好的按摩巾,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分三批进入赛场。五位专家根据比赛规则现场打分。
这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眼睛虽然看不见多彩的世界,但他们的心灵不是封闭的;残疾并未使他们消极对待生活,而是向生活挑战,向黑暗挑战,积极地面对生活,用智慧战胜困难。他们不但学会了生存、自理,而且还在不断地学习知识,提高按摩技术,有些甚至做出了常人都难以做到的事。他们不怨天忧人,努力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受到人们的尊重。
盲人孙续忠,2000年在县残联的帮助下,由一个生活靠救助的盲人学会了按摩技术,又从从中级按摩师到按摩医士,虽然失去视力但是靠勤劳的双手养活了一家人,敢于融入社会,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赛场上,每一位按摩师的心态是阳光的,他们的梦想在双手上,他们的双手做的既是技术活,又是力气活。他们每天几乎要工作10个多小时。虽然他们看不见,但是他们能准确地点按客人的穴位痛点,双手敲打客人腰、背部不通的经络区。虽说是比赛,但是他们一点都不紧张,观摩的人们,自告奋勇地进入赛区,趁着比赛主动做起了按摩对象,免费体验盲人按摩师的高超技艺。孙续忠动作规范到位,最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动作。比赛取前六名。孙续忠他们荣誉的背后,是一路艰辛。千锤百炼成绝技。“如果店里顾客少,不怪市场难干,生意难做,只怪技术做不到”。孙续忠为了让技术更精进,一直在寻找每一次学习、交流的机会并多次到外地学习新技术。
相对于赚钱,倒不如把客人的病治好,这样更有成就感,是他们相聚后达成的共识。比赛成绩一揭晓,观摩席上就有慕名的客人,纷纷主动预约他们。
虽然看不清身边的亲人、朋友、老师、同学,每时每刻处在无边的深深的黑暗之中。但是只要心里有光明,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光明。比赛结束后,他们一路相携相扶离开赛场,在各自家人的陪同下互留联系方式,然后一一道别。
双拐撑起的精彩
首届残疾人水晶雕刻技能表演赛场上,众多的参赛选手大部分为肢体、言语和听力类别的残疾人。在这些参赛选手中,拄着双手拐的刘超格外引人注目。坐在工作台前,用厚铁管自制的的手拐靠在椅子边,手掌下长年握在掌心的拐把部分,闪着明晃晃的光亮。
“别人能做成的!我一定也能做好!”
刘超内心习惯这样要求自己。这个习惯他已经坚持了11年。对于他而言,从水晶制品抛光初级学徒工一路走来,肢体的残疾只是缺憾,内心的强大才使他拥有了人生的精彩。如今,他已成为东海县至善坊水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总工艺师、董事。
一上午的比赛,是他们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的苦练,一生的梦想……比赛实行淘汰制,优中选优、好中选好。经过多轮激烈角逐,评选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一块块普通的石头在雕针的转动下,成为一件件赋予美好寓意的精美工艺品,比如《花开富贵》《代代有福》《丰收》等等。在东海县,水晶雕刻技艺在水晶工艺品加工行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本土的雕刻师,赛场的他们让人们看到了另外一种“匠心独运”和独特的工匠精神。从他们玲珑秀雅的创作作品中,能看到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想象力,他们的工作也充满了神奇的创造力。刘超作为他们中的佼佼者不出意外地获取第一名。
对于同样身有残疾的同行,刘超真诚地勉励他们:“残疾带来的苦难,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回头望去,也许是你一生的财富。”刘超让人们看到了比技能更让人怦然心动的自强精神。
与众不同的裁缝
10月22日,东海县举办残疾人服装裁剪技能比赛。来自县内的20名职业裁剪师在连云港市天鑫服饰有限公司三楼裁剪车间按照比赛规则裁剪衣服。
参加比赛的全部为肢体残疾人。按理说,每一名裁缝都有一双灵巧的双手,但是比赛现场却有一位与众不同的裁缝,来自白塔埠镇的潘相云,双手仅有六个不完整的指节。自幼因一场意外火灾事故,不仅让她失去了姣好的面容,双手还落下残疾。初中业后,潘相云顶着家人的反对,去学习服装裁剪缝纫技术。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很残酷。走出家门踏入社会,她将长长的刘海将满是疤痕的脸盖住大部分,还是处处遭到讥讽与嘲笑。面对满教室的学员,潘相云却不得不将她的双手隐藏在衣服兜内,不愿拿出来。一个个嘲笑、瞧不起的目光,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刺在她心上,她低着头,从那片嘈杂声中逃出,倚靠在墙上,吧嗒!吧嗒!豆大的眼泪夺眶而出,她感到了无尽的自卑。
世上的事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勤能补拙。雨过天晴的她豁然开朗,擦干眼泪聚精会神地听课,课后一遍遍地用左手仅有的四个指节联练习拿剪刀、拿尺子、拿画粉。简单的动作无数次地练习过后,她终于熟练地拿起尺子、放下剪刀,同别人一样完成所有的课程,学会了扎实的缝纫技术后,别人不再嘲笑她,她也不再感到自卑。之后,她在镇驻地开了一家服饰、窗帘店,为客人定制服装、窗帘,成了小镇与众不同的裁缝中的一员。
她的那双残缺的手、与他人不同的成长经历、那娴熟精致的缝纫技术,让她成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她就是她,一个不与众不同的裁缝。
上帝是公平的,当他给你关上一扇门,一定会给你打开一扇窗。她的手艺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解决了她的就业问题与日常生活问题,让她得到了一份稳定、喜爱的工作。她很感谢所有帮助过她的人。比赛场上,潘相云因裁剪快速、精确获得了第一名“金剪子”奖。
赛场上,每一位残疾人展示才艺才能的地背后,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往,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励志故事,都有一段自立自强的拼搏之旅,才艺技能竞赛上一个个精彩瞬间就是最好的见证。是他们的才艺才能,让“展能节”三字份量重起来,“展能节”的舞台精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