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研讨会开幕 十所知名高校共推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
- 主页 /
- 理论研究 /
- 理论研究
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研讨会开幕 十所知名高校共推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
领导寄语

残疾人事业深切关注残疾人的生存与发展,努力消除残疾人与环境和社会之间的障碍和矛盾,实现残疾人与环境、社会的融合。我想,世界万物唯有生命最宝贵。我们的工作就是维护生命的尊严,给予残疾人深厚的人文关怀,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即使残疾的生命也要有意义。
残疾人的康复、教育、就业,是解放残疾人身体和心灵的途径,也是融入社会的必要条件。我们愿与各位专家学者和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的朋友们一道,为残疾人过上美好生活的崇高目标而努力奋斗!
——中国残联主席 张海迪

中国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研究是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理论研究是先导,成果转化是目的。实践证明,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残疾人研究的深入和拓展。
衷心期待此次研讨会和论坛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人道主义旗帜,为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残疾人理论体系、推动残疾人事业在新的征程中不断迈上新台阶。
预祝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研讨会暨第八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圆满成功!
——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 鲁勇

预祝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研讨会暨第八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圆满成功!

让更多的人平等而有尊严地生活,让人道主义思想成为当代文明社会的一种精神底色,这是北京大学的愿望和责任!北京大学愿意为推动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向全社会传递一种关爱残疾人、关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理念,共同推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北京大学校长 王恩哥

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涉及2.6亿家庭人口。他们是一个数量众多、特别需要帮助的群体;他们也是一个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群体,他们当中的优秀代表已成为全社会学习的楷模,不断激励我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促进残疾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不仅需要政府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支持,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还需要广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形成扶残助残的社会氛围。
我相信,只要全社会都秉持一颗善良的心,坚持人道主义精神,向残疾人伸出关爱援助之手,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和谐美好!
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陈雨露

尊重和保护残疾人的社会权利,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山东大学愿意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积极参与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山东大学党委书记 李守信

关爱残疾人、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集中体现。一个社会既要崇尚强者,也要关爱弱者。崇尚强者是社会希望的象征,关爱弱者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只有使强者和弱者融合,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一直以来,吉林大学坚持把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作为学校必须履行的基本社会责任,作为对学生进行责任心、同情心、爱心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关心残疾人的保障机制建设,为建设人人关心残疾人福祉的和谐社会多做贡献。预祝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研讨会暨第八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圆满成功!
——吉林大学校长 李元元

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
关心、关注、关爱、关怀残疾人,从制度设计、政策制定、社会服务以及理论研究等多方面入手来完善残疾人基本权益、保障其基本生活、提升其福利水平,促使残疾人真正做到“平等、参与、共享”,是全社会义的历史责任!
祝贺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研讨会暨第八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的召开!祝愿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越走越宽阔!
——南京大学校长 陈骏

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权益,是一个现代化国家公平正义和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力量去广泛参与。关注和支持残疾人事业,也应当成为一所高水平大学自觉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作为一所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水平大学,四川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同组建了全球第一个“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与中国残联共同成立了国内第一个残疾人康复人才培养基地。我们将继续依托这些优质平台,发挥自身的学科和人才优势,为进一步增进残疾人福祉、推动残疾人事业做出自己新的贡献!
——四川大学校长 谢和平院士

自有人类,就有残疾人。残疾人,是人的多样性的重要表现,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享有公民一切基本权利。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促进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而推进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的研究和理论创新,为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现实需要。进一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理论体系是社会各界及研究者的义务和责任。
本届论坛为残疾人事业研究者们提供了广阔与良好的交流平台,必将对繁荣我国残疾人事业研究发挥重大作用。
预祝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研讨会暨第八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圆满成功!
——南开大学党委书记 薛进文



习总书记强调“中国梦也是残疾人的梦”。要实现中国梦,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是必由之路。
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者,作为中国梦的织梦者,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一方面要培养高校学生乃至于全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弘扬公民意识与人道主义精神;另一方面要提升与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现状,真正做到科技为残疾人服务、为社会服务。武汉理工大学要充分发挥学校在人才、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弘扬关爱残疾人的社会理念,大力推进残疾人辅助器具研发和应用创新,为残疾人的社会融入贡献自己的力量。
正如霍金所说,一个人如果身体有了残疾,决不能让心灵也有残疾。让我们怀揣共同的梦想、营造和谐的氛围,关注残疾事业、培养社会新风尚。
——武汉理工大学校长 张清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