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2022年助残典型事迹】阳光助残社区店创新就业模式 让残疾朋友圆就业梦
- 主页 /
- 人物风采 /
- 人物风采
【连云港市2022年助残典型事迹】阳光助残社区店创新就业模式 让残疾朋友圆就业梦
阳光助残社区店是连云区残联与海州湾街道残疾人之家倾力打造和推出的一个安置残疾人集中就业的助残就业品牌,它成立于2021年6月,是一个以残障人士为主要力量,以线上电商直播为切入点,结合线下实体超市门店运营,全力打造的一个将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的助残就创业平台。
余立琼是一名视力残疾人,不仅自己身有不便,还得照顾精神残疾的家人,她的家庭经济负担很重,所以也一直希望自己能够有一份工作来改善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在照顾家庭的同时,能养家糊口。来到阳光助残社区店工作后,她不但实现了自己的就业梦想,还成为店铺内不可缺少的骨干力量。每天七点她来到店里,理货上货,每次接待顾客,她都会热情的和顾客打招呼,大家也很喜欢这位爱笑工作认真负责的店员,顾客从来没有因为她的不便而心生不耐,总是耐心的等她完成操作,她说自从来到社区店,觉得生活有奔头了,也踏实了,用自己的双手改善家庭生活余立琼觉得人生特别有价值!
阳光助残社区店以线上电商直播为切入点,结合线下实体超市门店运营,将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鲍叶枫是一个非常积极乐观的小伙子。肢体三级的他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当他听说家附近开了一个阳光助残社区店,在招聘残疾人,他马上就来报名,经过培训现在他已经完全胜任了工作岗位,每天他乐呵呵的来到店里,打开手机进行线上直播,线上线下还同步销售,并且成为了助残店的销售冠军。他说,他有一个爱好就是直播,在这里体验到了工作带来的快乐和满足,实现了自己的就业梦想。
阳光助残社区店通过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带动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直接在街道残疾人之家就业,由“输血”变为“造血”,赋予残疾人自理更生能力,实现自身价值,引导残疾人自强、自立,激发残疾人内生动力,提升残疾人就业技能。让残疾人重启精彩人生。陶封璇是一名听力一级的残疾人,因为自己的听力障碍,一直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当她来到了一个由残疾人为主要力量的阳光助残社区店时,她十分的惊喜:“真没想到,还真有一个专门为残疾人量身打造,让残疾人直接就业工作单位,而且还不设任何的门槛。”这位聪明又勤劳的姑娘,从自卑内向慢慢变得活泼开朗,现在已经是一名店长,每天带着伙伴们在店铺内忙碌着。
残疾人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一个弱势群体,关爱、帮扶残疾人,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平等就业的权利。一直都是我市残疾人工作努力的方向。连云区残联与海州湾街道残疾人之家倾力打造的阳光助残社区店以“搭建残疾人直接就业平台,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创业服务”为宗旨,紧扣“助残脱贫,决胜小康”这一主题。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搭建残疾人创富平台。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提高残疾人增收的“造血”功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残疾人就业增收。
让残疾人就地就近就业增收,保障残疾人的就业权力。阳光助残社区店以助残为主要目标,以优惠实惠的价格为周边居民提供商品,居民在消费的同时也参与到了扶贫助残的公益活动中来。在阳光助残店周边的生活社区,许多居民都愿意到店里来采购,一方面满足生活所需,一方面也能帮助店里的残疾人就业增收,打造了社会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同时在助残店工作的残疾伙伴们也不忘回馈社会,积极参与到社会志愿活动中去。疫情期间,因受疫情管控,许多小区封闭管理,出行受到了限制。为了保障社区残疾人生活物资不断供,阳光助残店组织了一支“抗疫助残突击队”,对10名困难残疾人进行结对帮扶,免费为他们提供一些米面油等生活物品和防疫物资,并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将助残物资送到了残疾人的家里。让残疾人不需要出门就能采购到生活必需品。
经过一年的时间,阳光助残店已经形成自己的经营规模,线上线下同步发展,带着残疾朋友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就业天地,实现了自立自强的人生目标。助残店于2021年荣获了江苏省残联系统创新创优示范项目,被《新华日报》和《学习强国》等新闻媒体广泛报道。我们希望阳光助残店带着残疾伙伴的就业创业的梦想,在港城帮助更多的残疾伙伴自力更生,为残疾人就业打通了“最后一公里”,让残疾人重启精彩人生,通过工作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