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专委—海州洪门街道刘兆亮

  • 主页 /
  • 人物风采 /
  • 人物风采

最美专委—海州洪门街道刘兆亮

来源: 作者:

刘兆亮,是海州区洪门街道残疾人专职委员,1982年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肢体残疾三级,他是一个比较腼腆的小伙子,经过我的再三邀约,才接受采访,我以为我们交流会有难度,但是一说到工作,他却能滔滔不绝,看出来他对工作的热爱!

刘兆亮:工作和不工作状态是不一样的,出来工作,(精神)状态可以变好,既帮助自己也帮助其他人了,把残疾人的需求反馈给残联组织,2010年专员扩大队伍,残联的指导工作更细一些,光有政策,没人实施,也没有效果的。

2010年小刘考上了残疾人专职委员工作, 要为残疾人服好务,首先就要有精湛的业务知识,所以在日常工作中,他刻苦学习领会党和政府关于残疾人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钻研业务,认真履行职责,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先后阅读了《残疾人工作基本知识读本》、《基层残疾人专职委员实用手册》等等残疾人业务工作书籍,经常到中残联、省残联网站以了解熟悉最新的政策文件,尽可能抓住一切培训机会努力学习有关业务。努力增强自己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计算机操作水平。工作期间,刘兆亮结合街道残疾人工作实际,密切联系残疾人,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扎扎实实为残疾人办实事、办好事,努力推进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

刘兆亮:(日常工作)入户调查、摸底,看看他们的康复需求、就业需求,上报到区残联,他们统一做方案,我们再根据方案施行,最近在忙残疾人之家还有辅具适配。

街道272名残疾人,享受困难补贴的有92人,这92人都是在刘兆亮的帮助下及时申请到了困难救助,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还有12名精神疾病患者获得政府治疗救助,这一切都需要刘兆亮充分调查,耐心了解,用心付出。

    刘兆亮:(记者:是不是你要走很多家呢?)是的,确实,入户调查是常规工作,每年78月份(记者:最热的时候),现在好了,从3月份就开始了,(记者:其实这个工作是最繁重的吧?)是的,但是要会做平时就带着做了,比如辅具筛查,顺带再问问其他问题?就看会不会做,不会做,残疾人会烦,你也会很累!

八年来,刘兆亮为各类残疾人朋友提供各种针对性康复服务三百余人次,提高了残疾人朋友的健康水平,极大地丰富并方便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为街道100-6岁残疾儿童申请康复训练救助,为了不落下一名残疾儿童,每年初都会及时通知儿童家长办理手续,并不定时进行回访康复效果。在残疾人就业、教育工作方面,协助5名残疾学生和9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学生申报教育补贴,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残疾人各项优惠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城镇和农村贫困残疾人纳入生活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范,当地100%的重度残疾人全部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或居民医保。对残疾人朋友的困难,他能够“将心比心”,舍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及时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从而得到他们的信任,真正成为他们的“知心人”和“贴心人”。谈到工作能不能得到残疾人的支持,刘兆亮说,态度和业务熟练非常关键。

刘兆亮:态度要好,其次要把残疾人政策用起来,有好政策想到他们就行,你对他号,他就会对你好!

    作为一名服务于基层的工作者,同时也是一名残疾人,刘兆亮了解残疾人情况,他踏踏实实为残疾人解决大量的实际困难,用真诚的爱心,温暖着每一个残疾朋友,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残疾人作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因自身原因有着各种各样的不便,容易被正常人歧视。刘兆亮作为一名肢体残疾人,就深有体会:大学毕业后,他由于身体的原因,求职中屡屡碰壁,后来能够在街道工作,他就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党和政府给他这样的工作机会,不再担心他人的冷眼和歧视,同时也可以结合自身所长,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帮助身边更多的残疾人朋友。展望未来,刘兆亮希望在他的努力下,服务好街道的残友们,让他们既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也能通过努力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强自立!

 

版块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