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感同身受,所以倾尽全力-记海州区残疾人专职委员范玲
- 主页 /
- 人物风采 /
- 人物风采
因为感同身受,所以倾尽全力-记海州区残疾人专职委员范玲
【现场声】范玲:我联系卫生院的医生来帮你检查一下你的褥疮好么…。
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小屋里,进门就是床,范玲正趴在床边帮于玉珍阿姨翻身,两个人聊天说笑,这温暖的一幕被记者捕捉到,其实这只是范玲最日常的工作瞬间。
50多岁的于玉珍阿姨,因为不幸患上产后风湿,身体所有关节都萎缩了,手指像面一样瘫软,腿只能90度弯曲,她常年瘫痪在床,又得了严重的褥疮。也许是受到范玲乐观积极的性格影响,于玉珍阿姨看起来心情也不错,拉着记者的手,说自己有白内障,看不清楚东西,但能感受到我们来看她的那种温暖的氛围。于玉珍:我们社区的范主任,什么事情都对我挺照顾,轮椅、褥疮褥垫都想到我,过年下着大雪来看我,我瘫痪都多少年了,一个星期就得花一万多,范玲帮我想着大病救助,要不是范玲这些好姊妹,我真的寸步难行。我现在虽然看不到你们,但我还是觉得有阳光的,有温暖的,我欠范主任的恩情。
2010年开始,范玲在海州区残疾人联合会担任残疾人专职委员,而她自己也是一位腿部有残疾的姑娘。范玲:让我觉得最难的是我也是一个残疾人,残疾人家庭都不容易,为填饱肚子,付出的辛苦要比常人多的多。
范玲坦言,小时候因为身体残疾,觉得自己不如人,童年的记忆里只有沉重的心里负担。范玲:小时候,我感觉我腿残疾,上学同学起外号,我心里就挺自卑挺难受的,我现在快40岁了,我感觉我小时侯对父母的那种仇恨,帮我造成的那种心里的压力,跟我父母对着干,现在想想真是过意不去。
身为残疾人,一路走来的艰辛不言而喻,原本磕磕绊绊的人生,因为丈夫和女儿开始变得美好,范玲的心里也慢慢铺满阳光,她也想把这充满阳光和希望的生活,带给身边更多的残疾人,于是她选择了做一名残疾人专职委员。【出录音】现在我觉得很好,家庭也很美满,最起码我现在觉得我身虽残疾,但我心不残疾了,不会再自卑了,我觉得我不比别人差。【录音止】
2017年年初,海办残联在范玲的努力下,共对海办230名残疾人发放了“两项补贴”。2017年发放辅具160多人,发放辅具达到300多件。范玲还先后帮助海州街道办事处11名同学争取到助学补贴4.5万元。为方便服务残疾家庭,范玲专门组建了残疾人微信群。范玲:我们这边的残疾人总数是480人,有什么事他们都可以在微信群里咨询我,有什么政策啊,招聘信息啊,我都会发到这个群里,让大家及时了解到。
范玲始终坚持对残疾人朋友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她的努力也被大家所肯定。南门社区社区主任 黄景荣:残联助理范玲平常很照顾大家,只要残联上面有什么优惠的政策,她第一时间想到于玉珍,她对待残疾人工作很认真很热情,不怕麻烦,很有耐心,大家对她的评价都很好。
坚强自立的人,即使身患残疾,也一样被人仰视和尊重。乐观和积极,有时真的可以改变原本对你并不公平的人生。这是记者采访中从范玲身上学到的最珍贵的品质。范玲:只要能帮助他们解决的,我尽量帮助解决,让我们这些残疾人都能坚强的活下去。心里健康最重要,我们要开开心心的过,比什么都好。